國立中正大學語言所張榮興副教授花了六年的時間蒐集台灣北、中、南部的手語使用者的語料並以認知理論加以分析,完成《台灣手語姓氏認知與造詞策略研究》與《台灣手語地名造詞策略研究》二冊大作,並架設網站(signlanguage.ccu.edu.tw/),供民眾上網查詢。國立中正大學在3月21日下午1時,於該校圖書館一樓多元創意教室辦理新書發表會,歡迎所有對手語有興趣的朋友來了解台灣手語造詞的奧秘,一起大顯身「手」「語」眾不同。
報名網址
講題:張榮興副教授新書發表會
講者:張榮興(國立中正大學語言學教師)
日期:101年3月21日(週三)
時間:中午13:00開始(12:40開始就座)
講題:張榮興副教授新書發表會
講者:張榮興(國立中正大學語言學教師)
日期:101年3月21日(週三)
時間:中午13:00開始(12:40開始就座)
地點:中正大學圖書館一樓多元創意教室(視聽閱覽室內)
本講座由教學卓越計畫補助;參加講座之公務人員可有1小時終身學習時數。
張榮興副教授自2001年開始加入國立中正大學語言學研究所手語語言學研究團隊,該團隊係國內第一個有系統、全面性的手語語言學研究團隊,張老師主要是從認知語言學的角度從事有關台灣手語研究。張老師在研究的過程裡以及從與聾朋友互動的經驗中,他發現有需要有系統收集台灣手語的地名與姓名,以促進聾人與聾人及與聽人之間的溝通,於是開始蒐集資料,經過6年時間終於完成二本大作,並建置線上資料庫,除了供民眾查詢外,更證明了台灣手語的造字規則和其他語言一樣,也可以不斷的擴充詞彙。
《台灣手語姓氏認知與造詞策略研究》與《台灣手語地名造詞策略研究》二本書包含台灣手語背景介紹,也討論口語及手語的異同之處,理論與實用並重,對手語初學者而言,可幫助理解手語詞彙造詞的原則,更有效率的學習詞彙;對已有手語基礎的讀者而言,書中以深入淺出的方式介紹手語造詞背後的認知機制,讀者可以一窺手語詞彙形成的奧秘;對於有興趣語言研究的讀者,透過本書將可了解口語和手語接觸的詞彙借用現象。
二書所討論的台灣手語姓氏,均可免費上網觀看影像打法示範,並查詢其打法,研究成效卓著且兼具實用性,文學院與圖書館合辦張榮興副教授最新書籍《台灣手語姓氏認知與造詞策略研究》、《台灣手語地名造詞策略研究》發表會,時間定於3月21日(週三)一點,於該校圖書館一樓多元創意教室辦理新書發表會,歡迎校內外有興趣的讀者參與。
作者簡介
張榮興教授為美國夏威夷大學語言學博士,目前任教於國立中正大學語言學研究所,從事手語研究長達十餘年,多年來獲得國科會研究計畫補助,進行台灣手語語言學研究。在中正大學曾開過「手語研究導論」、「台灣手語語法」、「台灣手語認知語法」、「台灣手語之詞彙與句法」、「台灣手語之語意與句法」、「台灣手語句法專題討論」等碩博班課程,並曾開設「聾人中文閱讀與寫作班」,幫助聾朋友提升中文的閱讀與寫作能力。
本講座由教學卓越計畫補助;參加講座之公務人員可有1小時終身學習時數。
張榮興副教授自2001年開始加入國立中正大學語言學研究所手語語言學研究團隊,該團隊係國內第一個有系統、全面性的手語語言學研究團隊,張老師主要是從認知語言學的角度從事有關台灣手語研究。張老師在研究的過程裡以及從與聾朋友互動的經驗中,他發現有需要有系統收集台灣手語的地名與姓名,以促進聾人與聾人及與聽人之間的溝通,於是開始蒐集資料,經過6年時間終於完成二本大作,並建置線上資料庫,除了供民眾查詢外,更證明了台灣手語的造字規則和其他語言一樣,也可以不斷的擴充詞彙。
《台灣手語姓氏認知與造詞策略研究》與《台灣手語地名造詞策略研究》二本書包含台灣手語背景介紹,也討論口語及手語的異同之處,理論與實用並重,對手語初學者而言,可幫助理解手語詞彙造詞的原則,更有效率的學習詞彙;對已有手語基礎的讀者而言,書中以深入淺出的方式介紹手語造詞背後的認知機制,讀者可以一窺手語詞彙形成的奧秘;對於有興趣語言研究的讀者,透過本書將可了解口語和手語接觸的詞彙借用現象。
二書所討論的台灣手語姓氏,均可免費上網觀看影像打法示範,並查詢其打法,研究成效卓著且兼具實用性,文學院與圖書館合辦張榮興副教授最新書籍《台灣手語姓氏認知與造詞策略研究》、《台灣手語地名造詞策略研究》發表會,時間定於3月21日(週三)一點,於該校圖書館一樓多元創意教室辦理新書發表會,歡迎校內外有興趣的讀者參與。
作者簡介
張榮興教授為美國夏威夷大學語言學博士,目前任教於國立中正大學語言學研究所,從事手語研究長達十餘年,多年來獲得國科會研究計畫補助,進行台灣手語語言學研究。在中正大學曾開過「手語研究導論」、「台灣手語語法」、「台灣手語認知語法」、「台灣手語之詞彙與句法」、「台灣手語之語意與句法」、「台灣手語句法專題討論」等碩博班課程,並曾開設「聾人中文閱讀與寫作班」,幫助聾朋友提升中文的閱讀與寫作能力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